小新有曰丨探寻文明之源,从考古中激扬文化自信力量
只要中国进口,也会出现中国拐点——供不应求。
就在那座楼顶上,我学到一个新词汇,曰倒逼机制。这就是说,不但用人大立法来确立央行的权威,而且消除了多年以来威胁人民币币值不稳、通胀屡起的病灶——政府因财政需要而超发货币。
被在国内下了海的朋友领到在建的高楼顶上观景,我完全记不起出国前海口的原来模样。这个比大县城大不了多少的新省会城市,满眼都是高楼大厦。由于市场轨占大头,加权来看的人民币贬值,实际幅度就小多了。具体讲,就是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结果就是越少越统、越统越少。
考虑到物价管制仍然广泛存在,隐形通胀的压力应该没有完全写进指数。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汇改目标,即在市场供求基础上、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其实就是第一次汇改定下的。当中国这部巨型机器最终停滞,这些投资者们就会从美梦中痛苦的醒来。
两种观念必须反思:一是把经济增长视为目标本身。经济增长的目的最终在于百姓福祉。现在纳税人有理由怀疑:在二季度经济增长仍然有两位数情况下,那些有能力影响决策的集团或部门不断鼓励宏观调控政策维持宽松,到底有多少真想法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他们是否更希望在庞大的基建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发展中实现掌勺者多占?必须拆除的第三颗炸弹来自于体制。事实上,这样的炸弹并不只一颗,而是两颗、三颗甚至更多。
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解决中国经济生死时速的必由之路。就因为与一季度相比有所下滑,就引发上上下下如此焦虑,实在是有些令人不可思议。
但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我看来,根本上还是依靠体制改革。因此,推动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政治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起以百姓福利最大化而非GDP增长最快化为目标的让人民满意的政府,才能使中国经济真正摆脱生死时速。我再次想到今年3月23日美国着名投资公司GMO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国的红色警报》。投资率一路走高而最终消费率不断走低、劳动报酬占总收入比例以及居民收入占GDP比例不断下降等现象,就是简单的证明。
观念有时只是表,利益才是里。说中国就好像一辆装有炸弹的大巴在路上飞奔,一旦速度小于每小时50英里,它就会爆炸: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8%,灾难可能就会发生。金融危机以来,各级官员对于为何要保增长给出的最能摆上桌面也最有说服力的一条是:保增长就是保就业,保增长就是保稳定。进入 卢周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
再比如,正如GMO报告引述维多利亚时期伟大的新闻人、经济学家Walter Bagehot以及美国着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表达过的观点:在流动性(即市场上货币)很多的时候,正是腐败官员及特殊利益集团大发横财的机会。如果不通过结构性调整来解决,仍然沿用线性思维,那么,未来要解决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就必须不断提高GDP增速,甚至每年增长十几个点都不够,这怎么可能呢?同时,保住了增长并没有社会稳定程度的提高,相反,依赖于土地财政与房地产经济的地方政府,过去一年多为了保增长,制造了多少因征地纠纷而起的群体性事件?来自于利益尤其是既得利益的考量是必须拆除的第二颗炸弹
老师一提出这个问题,下面有的说,中国的腐败问题不严重,到拉美、东南亚、非洲,那才叫腐败呢。中国的商业文化是给面子(giveyouface)文化,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是给对方足够的面子,把对方变成自己的朋友,变成自己人,最后不至于走向对抗,成为法庭上的对手。
更有甚者,信誓旦旦认为,中国的腐败其实是比西方的法治更有效率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关于腐败问题,我以为对于这种现象,大家应该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应该有什么争议了吧。法治文化重责任,重预防,重契约,重流程,单独一件事情看起来费事(甚至愚不可及),交易成本高,但是公正,理性,有复制能力,从更长时间和更大范围内看,其实是节省了交易成本,节省了整个社会体系的运行成本。最核心的其实是交易费用与交易范围的平衡问题。我给你面子,你给我面子,其乐融融,最后结果是,中国继续走在人治文化、人情文化的不归路上,不知所之,最后大家谁都没有面子。中国商业文化中无处不在的权钱交易、官商勾结,各种以邻为壑、恃强凌弱的掠夺性行为,还有那些似乎无穷无尽的各种骗局和陷阱,其实就是这个无穷大的平均交易费用的最好写照。
没想到,在中国的高层管理课堂上,这却往往成为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最好努力避免的敏感问题 (英文叫hotspotissues)。人的经历的有限性决定了前者的范围是有限的,而人的精力的有限性又决定了后者的范围是有限的,所以这就决定了采取这种商业文化的企业人交易的范围必将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有的说,那是作秀,哪能真信。如果无法让他们认识到中国式的搞定成本其实应该包括这种行为产生的各种社会成本、道德成本,而仅仅是站在一家企业的财务成本的角度上去争论这个问题,这场争论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
在这个范围内,交易费用趋于无穷小,但出了这个范围,因为没有任何制度的保障,交易费用趋于无穷大。有点道德洁癖、脾气不太好的老师,碰到这种事情,还不得直接拂袖而去?。
他说西方商业文化是 盖屁股 (coveryourass)的文化,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法律风险、法律责任,所以,要花大价钱雇用律师,设计合同,控制风险。因为这种学员的存在,我们不至于对中国的未来太过虚无主义。万科就是这只快要爬出来的螃蟹,我们在这里做的,就是想把它又拽回来。人治文化比法治文化更有效?这个道理在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上好像都不太容易讲得通。
有一次,我不小心夸了几句王石的不行贿政策,没想到课堂一下子就几乎控制不住了。人情文化交易费用低,但前提是需要交易双方是朋友,在交易前1.互相认识,2.有感情的交换,3.有建立在这种感情基础上的信任。
大家都是成年人,却连最基本的是非观都没有,还有什么必要再讲下去? 还好,有一位大家都很尊重的学员站了起来,帮了我的忙。所以交易对象必须事先已经是朋友 (包括同乡、同学、同事等等),或者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性的程序(宴请、喝白酒、送礼等等)把陌生人变成朋友。
课堂上一场争论的胜负有谁在乎,但是类似争论的结果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中国的不同课堂重复,中国未来的走向,结果也是可以预知的。因为这种学员的存在,我们这些舌耕者才体会到我们的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为什么,因为上面的螃蟹快爬出来的时候,里面的螃蟹又会把它拽回去。例如,同样与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在中国,搞定一两个相关部门的领导就可以了,在美国,却要与一个庞大的院外活动集团打交道,所花费的各种顾问费和公关费,远远超过在中国搞定一两个关键人物的费用。有的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西方难道不腐败吗?只是他们的腐败体现的形式不一样而已。一个有限范围内的无穷小,加上一个无限范围的无穷大,平均交易费用仍然是趋于无穷大。
他这样讲,重点自然是在推广中国人相互给面子的文化:给面子的做法既交朋友,又做生意,既温情脉脉,古意盎然,又节省花在律师头上的巨额费用,比起那种动辄法律、合同、诉讼的盖屁股文化,实在是高明多了。他说,一个筐子装一只螃蟹,这只螃蟹很快就能从筐子里爬出来。
因为这种学员的存在,我们才最终有了从这个几千年的人治文化的暗黑之筐爬出来的希望。某美国海归、著名科技企业创建人在一次论坛上发言,提出他关于中西商业文化不同的妙论。
有的说,万科拿二手地,但二手地都曾经是一手地,而一手地又有几块是干净的?他们不过是不直接行贿,间接行贿(与这些年流行的 顺奸、温和腐败等概念异曲同工)而已。进入专题: 中国文化 。
评论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